星际探索 血糖失控别焦虑 ——一张糖尿病的“稳糖”方,帮助无数患者成功减药!

图片
“血糖又飙到12了,感觉浑身没劲儿”“眼睛越来越模糊,看东西像隔了层纱”
“腿脚发麻,走路像踩棉花,晚上还总起夜”
在门诊中,不少糖尿病患者这样向我诉苦。他们面色暗沉,神情疲惫,因长期血糖波动带来的并发症,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消渴”范畴,其核心病机在于“阴虚燥热,气血失和”。血糖异常,实为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
图片
尤其是阴虚燥热型糖尿病,燥热伤津,导致口干多饮;阴虚火旺,灼伤脉络,引发视物模糊、肢体麻木。因此,治疗需滋阴润燥、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平衡。
下面呢,我来结合一个门诊案例,具体讲一讲中医是如何治疗阴虚燥热型糖尿病的。
图片
案例分享
图片
曾接诊一位张女士,52岁,长期饮食不节,喜食甜食,缺乏运动。虽服用降糖西药,但血糖仍波动频繁,空腹血糖常达10mmol/L以上。
她时常感到口干舌燥,尤其午后症状加剧,伴有视力下降、手脚麻木、夜尿频多等症状。观其舌象,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综合诊断后,确定其为阴虚燥热型糖尿病。长期饮食不节导致脾胃积热,耗伤阴津,从而引发血糖升高及并发症。
针对张女士的病情,我为她开出了如下方剂:
生地黄20g、麦冬15g、玄参15g、天花粉15g、葛根20g、五味子10g、山茱萸15g、丹参15g、鬼箭羽15g,黄连10g。
图片
治疗效果如何呢?
两周后复诊,张女士反馈口干舌燥、手脚麻木的症状有所减轻,夜尿次数减少。
继续服药一个月,视力模糊、头晕乏力等症状明显缓解,精神状态好转,空腹血糖逐渐稳定在6.5-7.5mmol/L之间。
三个月后,张女士的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并发症显著改善,整个人充满活力,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后随访半年,她坚持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血糖一直保持稳定。
图片
其中的道理?
图片
张女士问题的关键在于阴虚燥热。我在方子中重用黄连,黄连在清热燥湿、降糖稳糖方面效果显著,堪称降糖的“先锋”。
它能清胃火、燥脾湿,有效抑制血糖升高,使气血运行恢复平稳。我将黄连与生地黄、麦冬、玄参等滋阴润燥的药物配伍,增强滋阴降糖的功效。
同时,葛根、天花粉生津止渴,辅助黄连清热润燥;丹参、鬼箭羽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预防并发症;五味子、山茱萸固肾涩精,从根源上改善阴虚体质;山茱萸与生地黄相伍,增强滋阴补肾之力。
图片
温馨提示: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需辨证论治,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用药也会有所差异。
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中医讲究一人一方,只有经过专业的辨证,才能开出最适合患者的方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图片
如果你也有糖尿病的困扰,不知道自己是哪种证型的,或是不知道自己的情况怎么调理改善的等等,都可以给我说说,我来帮你辨证,结合你的情况给出合适的调理建议。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如何找到我?图片
我是公立三甲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看糖尿病、高血压、失眠、焦虑、抑郁、耳鸣、脑鸣、脑梗、冠心病、帕金森综合征、眩晕、高血脂、心脑血管等疾病已有30余年,作为中医人,我必将恪守治病救人理念,帮助更多人解除病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