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运动 中医抄方121 各位老中医秘验单方精选,常见病效方
1、足跟痛
【来源】许履和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
【处方】大熟地10克 制首乌10克 当归6克 牛膝10克 续断10克 秦艽6克 五加皮10克 桑寄生10克 金狗脊10克 独活4.5克
【功效】补肾壮骨,散寒除湿。
【用法】水煎服。
【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非骨刺引起的足跟痛。对足跟疼痛,尚未形成骨刺者,只要耐心服药,一般多能奏效。
2、痛风
【来源】许履和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
【处方】独活4.5克 菟丝子9克 淫羊藿9克 牛膝9克 续断9克 制川草乌各3克 炙甘草3克 鹿角霜12克 制乳没各4.5克
【功效】宣痹通络,强筋壮骨。
【用法】水煎服。
【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痛风病。一般3~5天即可肿消定痛。此病断根不易,容易复发,发时仍可服用此方,同样即效。
3、痛风
【来源】印会河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处方】苍术15克 黄柏12克 薏苡仁30克 牛膝12克 木瓜12克 青黛6克 滑石15克 知母9克 鸡血藤30克 当归15克 赤芍15克 萆薢12
【功效】清热燥湿。
【用法】水煎服。
【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痛风病。经临床验证,效果满意。
4、鹤膝风
【来源】梁秀清 河北省巨鹿县中医肿瘤主任
【处方】黄蜡60克 香油30克 红花15克 枯矾15克 白矾15克
【功效】活血行瘀,燥湿化痰。
【用法】上药后三味共研细末,用香油调和。将黄蜡化开,与前药调好,视膝盖肿块大小做成饼状,贴其上,用布缠好。1周后揭开,翻过来再贴1周
【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鹤膝风。一般经此方外治2~3剂药,即可痊愈。
5、颈椎病
【来源】巫百康福建省龙溪地区中医院主任医师
【处方】羌活、胆南星、龙胆草各6克 白芷、桃仁、赤芍、延胡索各10克 川芎、白芥子各5克 威灵仙15克 桑枝、葛根各15~30克
【加减】颈项拘急牵引肢臂疼痛者重用桑枝、葛根;偏于胸痹证者加瓜蒌、薤白、丹参、郁金、橘络;头晕耳鸣、视物昏花可加石决明、桑寄生、牛膝等;痰湿偏胜,舌苔厚腻者加二陈汤之类。
【功效】活血通络,祛风涤痰。
【用法】水煎服。
【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颈椎病(急性期)。本方不仅消除临床症状快,而且复发率低。曾治疗数例,获效满意。但本病为慢性顽固性中老年性疾病,治疗服药必须持之以恒,要做到有法有方有守。症状消失一定要间服下食疗方,才能防止复发
6、颈椎病
【来源】巫百康 福建省龙溪地区中医院主任医师
【处方】淮山药30克 熟地、甘枸杞、莲子肉、党参、黄芪各15克 当归6克 母鸭1只
【功效】填补肾精。
【用法】以上药炖母鸭,间断食服,必要时与上方交替服用。
【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颈椎病。经治疗症状缓解者,服后可防止复发。
7、颈椎综合征
【来源】许履和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处方】秦艽6克 白蒺藜12克 钩藤12克 杭菊花6克 桑枝15克 海风藤12克 制半夏6克 陈皮5克 茯苓10克 络石藤10克 木瓜10克 片姜黄10克
【功效】熄肝风,化痰涎,通经络。
【用法】水煎服。
【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肝风夹痰阻于经络之颈椎综合征。临床屡用屡效。
8、肩关节周围炎
【来源】梁秀清 河北省巨鹿县中医肿瘤主任
【处方】秦艽45克 桂枝30克 僵蚕30克 金银花30克 红花30克 丹参15克 防风15克
【功效】温经通络,祛湿除寒。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9克,用桑树枝、枣树枝、榆树枝各30克煎汤送服,每日3次。
【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共治愈30余人,一般用2剂即减轻,需5~7剂方能治愈,故治疗时间稍长。
9、骨质增生症
【来源】刘伯龄 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
【处方】熟地3份 肉苁蓉2份 鹿衔草2份 骨碎补2份 淫羊藿2份 鸡血藤2份 莱菔子1份
【功效】补肝益肾,通经活络,强筋健骨。
【用法】上药煎制成流浸膏,加蜜泛丸。每丸重2~5克,每日2~3次,每次2丸。
【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退行性脊柱炎。共治疗1000例,病程短者22天,长者18年,平均治疗1~2月收效,最长治疗6个月收效。结果显效808例,好转141例,无效51例。感冒及其他原因引起发热者忌服本方。
10、骨质增生症
【来源】梁剑波广东省肇庆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处方】骨碎补15克 杜仲15克 威灵仙10克 狗脊15克 炙甘草5克 鹿衔草15克 续断10克 黄芪15克
【功效】补肾益精,调养气血。
【用法】水煎服。了然中医,9剂为1疗程。
【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颈椎骨质增生。临床运用多年,效果颇为满意。
11、骨质增生症
【来源】汤承祖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处方】补骨脂15克 骨碎补12克 菟丝子12克 干地黄15克 白芍12克 黄芪30克 当归15克 陈皮6克 甘草5克
【加减】颈椎病变加枸杞子;腰椎病变加续断、狗脊、肉苁蓉,并重用干地黄。
【功效】益肾坚骨。
【用法】水煎服。1个月为1疗程。
【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脊柱增生症。共治疗59例,其中颈椎增生38例,胸椎增生5例,腰椎增生16例。临床治愈49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其中临床治愈和显效占91.6%。服药期间停用其他中西药及非药物治疗(包括针灸、推拿、封闭等)。
12、坐骨神经痛
【来源】林沛湘 广西中医学院教授
【处方】桂枝10克 白芍30克 炙甘草8克 生姜7克 大枣15克 威灵仙10克 独活8克 徐长卿20克 牛膝10克 苏木15克
【加减】气虚加黄芪15克;寒凝痛甚去徐长卿加制乌头6~10克(先煎);腰痛酌加川续断、杜仲、桑寄生;服药后偏热者加知母、黄柏各10克
【功效】散寒祛湿,调和气血,通经行痹。

【用法】清水煎服。每日1剂,5天为1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证属寒湿痹阻、气血凝滞者。对湿热及阴虚患者忌用。
13、坐骨神经痛
【来源】梁秀清 河北省巨鹿县中医肿瘤主任
【处方】僵蚕30克 蜈蚣3条 地蟞虫30克 地龙10克 荆芥穗15克(醋炒黑) 酸枣仁14个(用醋和面包住,烘干) 秦艽90克
【功效】舒筋活血,定惊止痛。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服10克,每日2次,早、晚各1次。
【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该药在加工过程中须注意炮制方法:一是地龙必须剖开,流出腹内的水,晾干即可用,否则无效;二是荆芥穗必须用醋炒黑,才能祛臀部之风。共治愈52例,轻者服2剂,重者服4剂即愈。
14、肱骨外上髁炎
【来源】石仰山 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主任
【处方】鲜泽膝草2500克(须在清明节前收割) 生菜油7500克 藤黄90克 火硝30克 生麻黄190克 生半夏180克 生南星180克 甘遂180克 白芥子240克 大戟240克 僵蚕240克 炒黄铅粉1500克
【功效】祛风化痰,通络止痛。
【用法】将鲜泽漆草加入生菜油内熬枯去渣,加入余药,用黄铅粉收膏。使用时将膏摊在布或牛皮纸上,敷贴患处。每隔3~5天更换1次。
【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共治疗50例,用药1~5次不等,结果痊愈2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上方药量为原方量,如欲小料配制,可按比例酌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