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健康星图 > 健康星座 > 星辰运动 任洪樟从心肝论治失眠的经验

星辰运动 任洪樟从心肝论治失眠的经验

发布日期:2025-03-20 11:00    点击次数:120

# 文献来源 #

刘春贵,庄园妃,钟梅,李雨,唐新征.任洪樟从心肝论治失眠的经验[J].中医药导报,2023,29(7):191-194.

# 关键词 #

失眠;不寐;心肝论治;任洪樟;名医经验

# 重点摘要 #

总结任洪樟从心肝论治失眠经验。任洪樟认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病机以心神不宁、肝失条达、脾失健运、心肾不交为主,心神不宁为失眠的终末状态,治以宁心神、调气血、衡阴阳、和脏腑为法。任洪樟在辨治思路上以心为引线,肝为战线,脾肾为辅线,将失眠分为心血不足、脾虚肝旺、肝郁化火、血虚肝郁、肾虚肝热五大证型。其对应用方为平补振心散、缓肝理脾汤、解郁合欢汤、和肝安神汤、滋水清肝饮,临床疗效俱佳。附病案2则以佐证。

正文阅读

失眠,又称睡眠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以夜间持续性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多梦易醒、醒后难入眠等[1]为主要特征。失眠日久常伴有疲惫、乏力、萎靡不振、烦躁不安、头晕、头痛等不适。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各种压力的增加,现代人的情绪越来越受影响,情志失调成为现代人失眠的主要诱因[2]。目前我国人口失眠率高达45%[3]。失眠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改善睡眠障碍尤为关键。西医治疗以传统苯二氮䓬类及新型非苯二氮䓬类药物为主,此精神类药物治疗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4],如精神系统异常、抑制作用、成瘾性、过敏反应等。中医药治疗失眠方法多样,疗效确切,优势明显[5]。中医药从整体上进行个体化、针对性调理,不良反应小,无药物依赖性,强调标本兼治,能从根本上治疗失眠。

任洪樟教授,广东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治疗疑难杂病近五十载,熟读经典,善用古方,承古方而不拘泥于成方,在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均颇有造诣,尤其是内科杂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随诊学习,现将任洪樟教授从心肝论治失眠临床经验梳理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失眠的理论渊源

失眠,中医病名谓“不寐”。不寐之词首见于《难经·四十六难》[6],有“目不瞑、不得眠、卧不安”等别称。其主要病机为阴弱阳越,阳不入阴,表现为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宁的状态。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胃、肾密切相关[7]。《灵枢·口问》[8]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夜间阳入于阴而眠,昼日阳气盛而清醒。阴阳理论是人类作息规律变化的基础理论支撑。《灵枢·营卫生会》有言:“营在脉中,卫在脉外……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说明营卫运行参与了阴阳昼夜变化,日寤夜寐的过程。阴阳理论与营卫理论为人类作息规律的总结。《伤寒杂病论》有载[9]:“心神主宰五脏,脏腑失和而神不安,神不安者目难眠。”阴阳、营卫、五脏神均与失眠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

病因病机分析

不寐的病因多由情志异常、饮食因素、久病不愈、脏腑功能失衡所致[10]。《类证治裁·不寐》[11]云:“思虑劳倦惊恐犹疑,及别无所累而常多不寐者”,说明情绪失调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原因。《素问·逆调论篇》曰:“胃不和则卧不安”,表明饮食因素亦可治疗失眠。《灵枢·营卫生会》载:“老者之气血衰……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可见久病体虚,老年人脏腑虚损,五脏阴阳难调更容易出现失眠。

不寐的基本病机是以气机运行不畅、阴阳平衡失调、营卫交互不和、脏腑功能异常为主[12]。《灵枢·百病始生》谓:“喜怒不节则伤脏”。喜怒忧思无常,过度情绪影响气机。气机失调引起脏腑功能异常而心神不安,从而导致失眠。《素问·逆调论篇》有言:“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从胃之气机不利所致阳难入于阴而出现不寐。同时脾胃损伤,引起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运化能力下降,导致脏腑功能异常、中焦气机失调、积食痰阻、痰火扰心而发生失眠。《金匮要略》[13]提及:“虚劳虚烦不得眠”,说明肝血不足,阴虚阳浮而烦热出现不寐。《诸病源候论·大病后不得眠候》[14]论及:“大病之后,脏腑尚虚,荣卫未和……阴气虚,卫气独行于阳,不入于阴,故不得眠。”说明脏腑功能异常,气机不利,引起营卫、阴阳失衡而不寐。《灵枢·大惑论》云:“卫气不得入于阴……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故目不暝矣。”指出卫气不潜于阴,使阳跷脉盛而目开不能眠。气机不畅、营卫不和、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异常为不寐的主导病机。

国医大师伍炳彩从邪客脏腑、营卫失调、内伤体虚等方面认识失眠的病因病机,治以疏肝解郁养肝阴、调和阴阳安神志为法[15]。国医大师张震创立了以调节气机为主导的学术思想,对失眠患者采用调肝理气为法,并结合辨病辨证论治,疗效颇佳[16]。王平将不寐的病因归根于情志失常、肝失条达,基本病机为阳强阴弱、阴阳不和,其中心神不宁持续存在于不寐状态中,治疗常以疏肝理气、解郁安神为法,辅以治心[17]。胡国恒认为治疗失眠常以舒心解郁、安神定志、心肾同调为法[18]。田军彪从肝论治失眠,调肝之不舒,和五脏,调阴阳,临床获良效[19]。彭建中从肝论治失眠,在疏肝、清肝、养肝的基础上,常辅以凉血化瘀药物[20]。梁晓春认为失眠病因较多,精神情绪刺激为主要因素,以调和肝之气血,平衡肝之阴阳为主要治疗思路,疗效俱佳[21]。黄俊山从肝论治失眠先考虑阴阳、虚实,将不寐分为肝郁气滞型、肝血亏虚型及肝郁血亏型三大基本证型[22]。国医大师葛琳仪以调节气机、均衡阴阳为纲,创疏肝、升脾、降胃、补肾之法治疗失眠取得确效[23]。上述医家从肝论治失眠大都从辨肝之气血、肝之阴阳着手,最终实现气血和,阴阳调,心神宁而卧安。

从心肝论治失眠

任洪樟教授继承前人经验,形成自己的独到认识,从五脏神理论、阴阳理论认识失眠。其强调“神之运用出于心,神志活动调控于肝”,认为不寐的发生主要归因于心肝,其难眠状态主要表现为心神不宁。从心肝谈不寐,心藏神,肝藏血,神之活动寄托于血脉的濡养,血脉充养需肝之气机的推动。心主血脉濡养四肢脏腑而主神明,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即人之生命活动是由心主神志所主宰。肝主气机,调和气血阴阳而养五脏。五脏和而神安,即肝在四时主春,作为气机升化之始,如同春气升发而使万物繁荣。神明安,五脏和则心神有主而无不寐发生,因此当出现心神不宁、肝之功能失调时均可引起失眠。心主神为君主之官。正如《景岳全书·不寐》[24]所言:“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自寐,神不安则不寐。”肝主情志,喜、怒、悲、思、忧、恐等情志变化可导致气血不畅、阴阳不衡、脏腑功能失调等,其主要归于肝的功能。肝主疏泄,喜条达,为调节气机的主要脏器。气机郁而不行,血不养心,心神不宁而致失眠。肝体阴而用阳,肝内存相火,相火得肝血濡养而不妄动,妄动则不寐。肝藏血,人静而血入肝,血静则肝阳不浮,阴阳调和则眠安。肝气郁结,郁久化热,或肝气犯胃,胃失和降,痰湿、积食内聚,蕴结化火,热扰心神,导致心神不宁而失眠。肝肾同源,肝热灼伤津液,导致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扰动心神,引起心肾不交之不寐。故任洪樟教授治疗失眠以心为引线,肝为战线,脾肾为辅线,即宁心安神贯穿调整睡眠的始终,以调肝为主要任务,辅以调脾之气血,肾之阴阳。治以主攻心肝,从调肝之气血、阴阳角度来辨证论治,与此同时治肝不忘养心安神兼顾脾肾。在宁心安神方面,任洪樟教授常用首乌藤、柏子仁养血安神;龙齿、琥珀、珍珠母重镇安神;合欢皮、百合解郁安神。在调肝方面,其善用香附、佛手疏肝解郁;川楝子、龙胆草清肝泄热;白芍、生地黄柔肝养血;龙齿、珍珠母平肝潜阳。治疗思路继承前人经验,形成其独到经验。任洪樟教授认为从心肝论治失眠常见的证型有心血不足、脾虚肝旺、肝郁化火、血虚肝郁、肾虚肝热,对应的常用经验方为平补振心散、缓肝理脾汤、解郁合欢汤、和肝安神汤、滋水清肝饮。

心血不足型失眠——平补振心散

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是一切思想、情感、意识等精神活动之主宰。心主血脉,血行脉中而濡养五脏六腑,各脏腑各司其职,气血和,阴阳秘,神明乃安而寐香。恐吓、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调节不当首先影响心神。心气不足、心血耗伤、心阴耗损引起心失所主、神明不安,最终导致失眠。该类型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眠时易惊醒,平素担惊受怕,心烦、口干、汗多、怕冷等。舌淡红苔白,脉沉细。任洪樟教授针对该证的常用方为平补振心散,原名为平补镇心丹,出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5],具有 益气养血、镇心安神之功效,可治疗心气不足,志意不定,惊悸怔忡等。方中酸枣仁养心安神,补益肝血;天冬、麦冬、生地黄滋养肝阴润心而藏神;五味子、远志、茯神宁心安神敛心气;浮小麦敛心阴;党参、山药健脾益气,以助生心血;龙齿、百合镇心安神,同时镇肝阳,解肝郁;稻芽、鸡内金、车前子健胃消食泄浊以助气顺。全方共奏宁心安神、补益气血之效。临证时根据辨证可适当加减,如心阳不足者加桂枝,气虚多汗者加糯稻根,夹痰者加石菖蒲。平补振心散基础方药组成为:酸枣仁30 g,五味子5 g,天冬10 g,麦冬15 g,生地黄15 g,制远志5 g,党参片15 g,山药20 g,龙齿(先煎)20 g,茯神20 g,车前子(包煎)10 g,百合20 g,浮小麦50 g,稻芽15 g,炒鸡内金10 g。

脾虚肝旺型失眠——缓肝理脾汤

性情急躁之人或长期紧张的人常常会出现失眠。肝主情志,情志太过而肝旺,肝旺扰心,而致心神不宁。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木盛克土,土虚而运化失司,痰湿内生,气血不化,痰蕴内结,气血不荣而心神失养引起失眠,症见性情急躁、斜肋不适、口干乏力、头晕、大便偏稀等。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缓肝理脾汤出于《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26]:“脾虚肝旺者,用缓肝理脾汤最灵。”本方是小儿抽动症脾虚肝亢的常用方[27],可健脾、运脾以生气血津液而助舒筋柔肝。任洪樟教授常用此方治疗肝旺克脾所致的肝旺脾虚型失眠。方中有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山药、扁豆、大枣顾护脾胃;陈皮、桂枝、煨姜温运脾阳;白芍和血柔肝;炙甘草缓和药性。诸药合用可达抑木扶土之效,实脾以充气血。气血足,心神得养而寐可。针对肝阳偏亢者,可适当加珍珠母、龙齿;湿浊重者可加藿香、佩兰;夹痰者可加陈皮、半夏;气郁者可加佛手、紫苏梗。缓肝理脾汤方药为:桂枝10 g,白芍10 g,党参10 g,茯苓10 g,炒白术10 g,陈皮10 g,山药10 g,炒扁豆10 g,炙甘草10 g,大枣10 g,煨姜5 g。

肝郁化火型失眠——解郁合欢汤

长期情志不遂,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引起气机不调,可致肝郁日久化热,耗伤心血,热扰心神,心神不宁而出现失眠,伴口干口苦、心烦意乱、身热而躁、大便干、小便黄等。舌深红苔黄,脉弦数。辨证为肝郁化火,任洪樟教授对此证的常用方为解郁合欢汤。本方出于《医醇剩义》[28],具有清肝解郁、养血安神之功效,现代常被用于治疗郁抑症[29]。方中柴胡、合欢花、郁金行气解郁;当归、白芍、丹参养血活血;柏子仁、酸枣仁养血安神;山栀子、薄荷、地骨皮清热除烦;龙齿重镇安神。阴虚者可加生地黄、百合,痰瘀重者可加苍术、泽兰,痰热者可加竹茹、胆南星。解郁合欢汤基本方药为:合欢花10 g,郁金10 g,当归5 g,白芍15 g,丹参10 g,柏子仁10 g,炒酸枣仁20 g,山栀子10 g,柴胡10 g,薄荷5 g,茯神20 g,大枣10 g,龙齿(先煎)20 g,地骨皮10 g。

血虚肝郁型失眠——和肝安神汤

情志不畅为肝气郁结的主要因素。除外界因素影响外,肝脏本身的机能亦占主导地位。任洪樟教授认为肝为阴脏,体阴而用阳,主藏血。肝血不足、肝阴亏虚者更易受不良情绪刺激引起血虚肝郁型失眠。血不荣肝,血不养心,气机不畅,郁而化热扰乱君心,导致心神不宁而失眠。症见心慌、头晕、乏力、善太息、胸胁胀闷不适、大便先干后溏等。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和肝安神汤为任洪樟教授的经验方,由逍遥散与酸枣仁汤化裁而成,有疏肝养血、清热安神之效。方中柴胡解郁疏肝;白芍柔肝养血;当归、酸枣仁养血安神;川芎行气以助养肝血;白术、茯苓、甘草健脾以生气血;知母清泄虚火。伴瘀血者可加丹参、首乌藤;气郁痰阻者可加佛手、神曲;阴虚明显者可加生地黄、麦冬。和肝安神汤药物组成为:柴胡10 g,白芍15 g,白术15 g,茯苓15 g,甘草5 g,当归10 g,炒酸枣仁30 g,川芎5 g,知母10 g。

肾虚肝热型失眠——滋水清肝饮

女子七七、男子八八而天癸竭,五脏皆衰。尤其是女子以肝为先天,七七之年,任脉虚,冲脉竭,月事欲停,血虚而不养肝,天癸竭而先天之肾不足,更易虚热烦躁,情志不畅,肝郁为热,热搅心神,最终表现为肾虚肝热型失眠。男子八八之年或平素房劳伤精、过于劳作所致肾虚,加之情志不畅或嗜酒暴躁之人,最易耗精伤阴。肾阴不足夹之肝郁化热亦可致肾虚肝热之失眠。滋水清肝饮出自《医宗己任编》[30]。任洪樟教授常用本方治疗老年性失眠,尤其是围绝经期妇女[31]。该类型失眠常出现腰膝酸软、口干口苦、手足心热、易烦躁、畏寒怕热、大便时干时稀等。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滋水清肝饮由六味地黄丸合逍遥散化裁而来。方中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三补肝脾肾阴;泽泻、牡丹皮、茯苓三泻,泽泻泄脾之湿浊,牡丹皮清肝之相火,茯苓健脾渗湿,“三泻”以防三补之滋腻;柴胡疏肝解郁;栀子清肝泻火;当归、白芍、酸枣仁补益肝血以安神。全方合用达滋肾清肝之效,补其不足损其有余,五脏和而寐安。组方为:熟地黄20 g,山萸肉10 g,山药15 g,泽泻15 g,牡丹皮10 g,茯苓15 g,柴胡10 g,白芍10 g,栀子10 g,酸枣仁10 g,当归10 g。

病案举隅病案1

患者,女,62岁,2022年5月4日初诊。主诉:失眠半年余。自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出现入睡困难,易醒,醒后难入睡,口服阿普唑仑片,0.2 mg/次,2次/d。刻下症见:偶感头胀、头晕、心悸,口干,纳一般,二便调。平素焦虑状态,易受惊。舌淡红,苔薄白腻,脉迟缓无力。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18分。西医诊断:睡眠障碍。中医诊断:不寐(心血不足,心神不宁证)。治法:益气养血,宁心安神。方选平补振心散加减,处方:炒酸枣仁20 g,五味子5 g,天冬10 g,麦冬15 g,熟地黄20 g,制远志5 g,党参15 g,山药20 g,龙齿(先煎)20 g,茯神20 g,车前子(包煎)10 g,百合20 g,浮小麦20 g,琥珀(打粉冲服)3 g,桂枝10 g。7剂,1剂/d,水煎服,200 mL/次,分早晚温服。

2诊:2022年5月11日,症状与初诊类似,睡眠稍有好转,守原方续服7剂,煎服法同前。

3诊:2022年5月18日,症状与初诊相似,睡眠稍有好转,守原方续服14剂,煎服法同前。

4诊:2022年6月1日,诉睡眠明显改善,失眠已愈,仍稍感头晕、心悸。予原方加柏子仁10 g,珍珠母(先煎)20 g。14剂,煎服法同前。后随访,失眠无再发,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6分。

按语:本案患者平素性情焦虑,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灵枢·本神》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人之神志活动由心所主,神志活动赖于心血濡养,长期焦虑情绪易耗伤心血引发心气不足,心神不宁导致不寐。患者心悸,胆怯,舌淡,脉迟缓无力均为心之气血不足表现。故任洪樟教授用平补振心散养心血、益心气,同时加桂枝以温补心阳,平冲降逆而强心定悸。方中诸多滋阴养血之品,阴阳双调以稳心气,使心气足而定悸。患者感头晕、头胀、口干,此为阳浮之意,方有龙齿、琥珀以重镇潜阳安神。2、3诊时患者症状改善,效不更方,续服14剂。4诊时患者失眠基本已愈,偶感头晕,心悸,乃予柏子仁增养血安神之效,加珍珠母助安神潜阳之功。全方治法在滋阴养血的基础上补心阳,潜肝阳,心肝同治,阴阳调和,故能获得安神助眠之良效。

案例2

患者,男,29岁,2022年5月11日初诊。主诉:失眠3个月余。近期情绪欠佳,工作压力大,难以入睡,睡眠时间短。刻下症见:面色青黄,眼周发黑,偶感腰酸怕冷,无便意(两三日一行)。舌暗红,苔白厚,脉弦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16分。西医诊断:睡眠障碍。中医诊断:不寐(血虚肝郁证)。治法:疏肝解郁,养血安神。方选和肝安神汤加减,处方:柴胡10 g,白芍15 g,白术15 g,茯苓15 g,甘草5 g,当归10 g,炒酸枣仁30 g,川芎5 g,知母10 g,菟丝子15 g,酒苁蓉15 g,山萸肉15 g,柏子仁10 g,制远志5 g。7剂,1剂/d,水煎服,200 mL/次,分早晚温服。

2诊:2022年5月18日,诉睡眠稍有改善,仍性情较为焦虑,工作压力大,舌脉同前。予上方加广合欢花10 g,醋香附10 g,加强理气解郁。14剂,煎服法同前。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后随访,患者睡眠时间明显延长,睡眠质量明显好转,改变生活节奏后失眠无再发,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5分。

按语:本案患者情绪偏于焦虑抑郁,工作压力大,导致肝气不舒,气郁化火而伤血。肝主藏血,血虚而不养神,心神不宁引发失眠。患者面色青黄,舌暗红,苔白厚,脉弦细均为血虚肝郁之象。任洪樟教授用逍遥散之意疏肝养血,酸枣仁汤养血安神除烦,另有制远志益心气,柏子仁补肝血。两方合用气血同调,心肝同治。治心之不宁,调肝之不舒,补血之不足达安神之效。同时患者眼眶发黑,腰酸怕冷,大便不畅,故加山萸肉、菟丝子、肉苁蓉以补肾助阳兼通便。2诊时考虑患者气郁之象明显,故加合欢花、香附行气解郁安神。气顺血润而神安,神安而眠长。

结    语

当今社会压力下,因情志因素导致失眠发病率逐年上升。现代医学治疗失眠以精神类药物为主,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且疗效局限。中医药治疗失眠方法多样,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众多医家从心、肝论治失眠均获良效。任洪樟教授治疗失眠从心肝论治,以心为引线,肝为战线,脾肾为辅线。其认为失眠多由心神不安、肝气不舒、气血不足、肾精亏虚引起,将失眠分为心血不足、脾虚肝旺、肝郁化火、血虚肝郁、肾虚肝热五大证型,临证经验方为平补振心散、缓肝理脾汤、解郁合欢汤、和肝安神汤、滋水清肝饮,临床疗效良好。同时,任洪樟教授强调失眠病因病机复杂,临证不应拘泥于某一证型,当灵活辨证用药,并注重患者的自我情志调节。

参考文献

[1] 张鹏,赵忠新.《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5):363-367.

[2] 赵欢欢,黄俊山,沈银河,等.基于形神一体观理论的失眠与情志的关系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7):1698-1700.

[3] ATKIN T, COMAI S, GOBBI G. Drugs for insomnia beyond benzodiazepines:Pharmacology,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discovery[J]. Pharmacol Rev,2018,70(2):197-245.

[4] 肖立群,廉鹏,张旺信,等.曲唑酮治疗老年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患者临床观察[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3):253-254.

[5] 成立,孙福军,梅建强,等.失眠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10):2484-2486.

[6] 秦越人.难经[M].柴铁劬,付漫娣,校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7] 窦海伟,赵晓东,吴江昀,等.浅谈中医对不寐病因病机的认识[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1):4169-4170.

365站群

[8] 黄帝内经[M].李春深,编著.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9] 魏士雄,刘琼,王平.《伤寒杂病论》五脏皆令失眠及从神论治探讨[J].中医杂志,2018,59(13):1169-1170.

[10] 马捷,李峰,宋月晗,等.失眠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5):106-108.

[11] 林珮琴.类证治裁[M].孙玉信,朱平生,主编.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

[12] 贾玉,贾跃进,郑晓琳.中医对失眠认识的探讨及展望[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163-166.

[13] 张仲景.金匮要略:大字诵读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14]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黄作阵,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5] 袁斯超,伍建光.伍炳彩从肝论治不寐病[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1(4):23-24,31.

[16] 普文静,张震.国医大师张震从肝论治失眠经验总结[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0,41(1):2-4.

[17] 张彤,李非洲,夏婧,等.王平从心肝论治不寐的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7):3063-3065.

[18] 龚纯,胡国恒.胡国恒教授辨治新发不寐的经验撷萃[J].中医药导报,2018,24(14):107-108.

[19] 牟萍,高晶晶,万溪,等.田军彪从肝论治失眠经验[J].中医药导报,2017,23(15):114-116.

[20] 高梦鸽,赵艳.彭建中从肝论治失眠经验[J].中医杂志,2019,60(1):17-19.

[21] 吴群励,杨丹,梁晓春.梁晓春从肝论治失眠经验[J].北京中医药,2019,38(11):1109-1111.

[22] 沈银河,赵欢欢,黄真花,等.黄俊山教授从肝论治失眠临床经验[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4):77-78.

[23] 朱诗鸣,葛琳仪,陈瑞琳,等.葛琳仪运用调气法治疗失眠临床经验[J].时珍国医国药,2022,33(5):1219-1220.

[24] 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

[25] 宋太医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陈承,裴宗元,陈师文,校正.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

[26] 吴谦.医宗金鉴[M].闫志安,何源,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

[27] 杜碧荷,魏小维.缓肝理脾汤治疗抽动障碍验案举隅[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20):54-56.

[28] 费伯雄.医醇賸义[M].2版.赵艳,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

[29] 宫圣.帕罗西汀联合解郁合欢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11):1464-1466.

[30] 高鼓峯.医宗己任编[M].新1版.王汝谦,注.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

365站群VIP

[31] 孙艳.滋水清肝饮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12):2533-2534.

作者:刘春贵,庄园妃,钟梅,李雨,唐新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星辰运动 治疗阵发性的头晕、心慌、胸闷,我的观点是应该心脑同治,讲一个门诊真实案例
下一篇:星象疾病 精液异常有哪几种情况和表现 ?详细了解一下精液异常的常见情况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