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健康星图 > 疾病星象 > 健康导航 (华医世界首届仲景杯全球中医牛人大赛-初赛)王体敏——10剂治愈30年头晕案

健康导航 (华医世界首届仲景杯全球中医牛人大赛-初赛)王体敏——10剂治愈30年头晕案

发布日期:2024-11-13 12:36    点击次数:68

王体敏,主任中医师,浙江省仙居县人民医院南峰院区中医科主任,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本科专业,学士学位。

浙江省首届优秀基层医师,台州市首届基层名中医,仙居县群众最喜爱的十大医师。

近年来师从著名经方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博士生导师何庆勇教授,专注于研究中医经方或中医经方结合针灸推拿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尤其对失眠、情志病、冠心病心率失常、消化系统疾病等的中医治疗颇有心得。

周x土,男,71岁。

365站群VIP

初诊日期:2024年3月22日

主诉:反复头胀头晕30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30年余前开始出现反复头胀头晕,头部不清爽,曾于外院及多处中医诊所服用中药浴疗,当时有所好转,但不久又发如初,遂来我处诊治。

刻下症:反复头晕,头部不清爽,摇动头部即感头晕加重,无颈项僵硬。无明显怕冷,无明显怕热。腰部疼痛,局部喜温,阴雨天加重。大便1天1次,成形偏软,小便无力,尿有余沥,夜尿2一4次

查体:舌质淡,苔白厚腻,脉弦细

方证辨证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恩师何庆勇教授总结泽泻汤的方证为:舌体肥大异常,头晕,头发蒙,呈持续性,头晕与体位无关,大便素溏,苔水滑或白腻,脉弦沉。

本案患者,反复头胀头晕,头不清爽,大便偏软,舌质淡,苔白厚腻,脉弦细,符合泽泻汤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泽泻汤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说:“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又《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说:“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何师总结苓桂术甘汤的方证是:动则头晕(头晕与体位变换有关),动则心悸。气上冲胸,胸满,心悸,短气,面色黧黑或有水斑,苔水滑(欲滴),脉沉紧。本案患者,摇动头部即感头晕加重,舌质淡,苔白厚腻,脉弦细,符合苓桂术甘汤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苓桂术甘汤证。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说:“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干钱,甘姜苓术汤主之。”何师总结甘姜苓术汤的方证为:腰重腰沉,腰部酸痛,局部怕冷,腹股沟潮湿,无口渴,大便不成形或大便有解不干净感,大便不易冲厕。本案患者腰部疼痛,局部喜温,阴雨天加重,大便偏软,符合甘姜苓术汤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甘姜苓术汤证。

诊断

眩晕:泽泻汤证、苓桂术甘汤证。腰痛:甘姜苓术汤证

治疗

泽泻汤合苓桂术甘汤合甘姜苓术汤

泽泻69g,炒白术28g,茯苓56g,干姜56g,桂枝21g,肉桂21g,甘草28g

5剂,水煎,分三次早、中、晚饭后30分钟服用。

大家会看到这个方子的量觉得有点大,其实这个方就是根据《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原方原量来用的。我们知道,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13.8克,泽泻汤的泽泻是五两,相当于现在的69克,白术是二两,相当于现在的28克左右,整个方子完全用的是原方原量。

二诊及随诊

二诊:2024年4月2日就诊。患者述总体好转,腰部疼痛服1剂即感有效,服完5剂,腰部疼痛已愈。效不更方上方续进5剂。

随访:患者服完5剂后没有再来复诊,于2024年10月17日,因其儿子腰痛,陪其儿子求诊我处时,得知其服完上方共10剂后,头胀头晕痊愈,至今未再复发,腰痛亦未复发。

按语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泽泻汤方:泽泻五两、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清·黄元御《金匮悬解·卷十四》说:“饮停心下阳不归根,升浮旋转,则生冒眩。此由土败水侮,故支饮上停。泽泻汤,白术补中而燥土,泽泻利水而排饮也。”清·高学山《高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说:“此言支饮在心下之病症治例也。眩者,晕眩;冒者,蒸冒;皆虚气上冲外鼓之候。心下支饮离不远而水饮渐迫,以致气高气郁,故苦眩冒也。泽泻利水,而决之于沟渠,白术培土,而防之于堤岸,则水饮下注,而浮鼓之气自平矣,故主之"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站群论坛

综上所述,泽泻汤证的病机为:痰饮水湿上扰清窍而致头晕头不清爽,故以泽泻利水消痰饮以治其标,白术健脾化湿除痰饮以固其本。此方中泽泻:白术=5:2,标本兼治痰除饮消,则清窍自清,眩冒即除也。

恩师何庆勇教授总结泽泻汤的方证为:舌体肥大异常,头晕,头发蒙呈持续性,头晕与体位无关,大便素溏,苔水滑或白腻,脉弦沉。本案患者,反复头胀头晕,头不清爽,大便偏软,苔白厚腻,脉弦细符合泽泻汤的方证,故用之。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说:“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各二两,炙。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说:“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

清·尤在泾《伤寒贯珠集》说:“此伤寒邪解而饮发之证。饮停于中则满,逆于上则气冲而头眩,入于经则身振振而动摇。《金匮》云: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其脉沉紧……又云: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是也。"清·徐大椿《伤寒论类方·伤寒约编》中说:“此亦阳虚而动肾水之症,即真武汤之轻者”。清·唐容川《伤寒论浅注补正》说:“气上冲心,是水气上犯,与真武证之心下悸同意;起则头眩,与真武证之寒水上冒头眩同意。若不发其汗,则虽内有寒水,而经脉不伤,可免振寒之证;若再发汗,泄其表阳,则寒气浸淫,动其经脉,身遂为振摇,与真武证之振振欲地亦同。但真武证重,故用附子以温水。此证轻,故用桂枝以化水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苓桂术甘汤主治水饮内停及气上冲之证,为真武汤之轻者;水饮内停可见胸满闷,气短等症;气上冲者可见头眩、胀,心悸呈阵发性,每于晨起、夜卧、饱食后发作;水饮入于经停于内则可见身瞤动等症。

何师总结苓桂术甘汤的方证为:动则头晕(头晕与体位变换有关),动则心悸,气上冲胸,胸满,心,短气,面色黑或有水斑,苔水滑(欲滴)。

本案患者,摇动头部即感头晕加重,舌质淡,苔白厚腻,脉弦细,符合苓桂术甘汤的方证,故用之以温阳化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星际探索 上热下寒, 不仅怕冷还怕热? 一个张仲景的方子, 帮你调和阴阳
下一篇:星图规划 〖倪海厦针灸〗中医奇才✍️倪海厦✍️针灸原则